找到相关内容759篇,用时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海知津(下)──读《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初期大乘”的神化部分,如看作《》那样,是“世界悉檀”、“吉祥悦意”,那大可做会心的微笑。如受到“方便”法门功德无边的眩惑,……那是会迷失“佛出人间”,人间大乘正行而流入歧途的】(40~...和凸显自宗的主张而编造情节,随意地扭曲古圣者的行迹,误导后人对古代“佛法”的认知,这样的作风,对一些没有编嗜好的部派,以及《》义的宏扬,实在是极“不公道”的作为!  出家和在家修行都可以得解脱...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453001.html
  • 佛教的心性论及其特色

    」、「光净」,在《》中,释尊说:   识无形、无量、自有光。(T1,p102c)  《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中,释尊说: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种性者、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性觉、性寂   一、前言   本文引用南北传佛教共许的《》及相关的论典作为依据,来探索原始佛教的「心性论」。文中先厘清心的世俗性质和胜义性质,而后以缘起的...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0553016.html
  • 敦煌本生故事与其石窟艺术述论

    文献]   【经典部】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五五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1月一版。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大正藏》第一册。  长安释僧肇述:《》,《大正藏》第一册。  失译人名:《别译杂阿》,《大正藏》第二册。  (晋)释道安撰:《增壹阿》,《大正藏》第二册。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大正藏》第二册。  (后汉)失译人名:《大方便...

    林玉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053042.html
  • 从长寿的真伪谈起从长寿的真伪谈起

    与地区” (16)而已,那么在其眼中,中国小乘佛典的可靠性又作何论呢? ——汉译的《·世纪》,广说天文及地理,而佛陀为理智的道德的宗教家,有他的中心工作,无暇解说天文与地理,且巴利...所以我们依照《》“四大教法”(24)的规定,根据三藏经论的圣言量对这些错误言论本身及其完全依据学术考据佛教的方法进行佛理的辩正还是必要的,以免其贻误初学。如有过失,后学愿意承担,惟望能换来一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2353890.html
  • 中印禅宗史讲义(1)

    阎浮提鞞波),即南瞻部洲,也是印度的别名。《》第十八《阎浮提品》说:“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其土南狭北广,纵广四千由旬,人面亦尔,象此地形。”又云:“阿耨达池之东,有恒伽(殑伽)河,由牛口出,从...中国净土教理史、佛教唯心论概论等。印海近译有净土教概论、律宗纲要等。 禅 禅的传统定义 禅是梵文“禅那”(Dhyāna)的简称,又音译作驮衍那、持那等,姚秦鸠摩罗什意译作“思维修”,即运用思维...

    道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5754352.html
  • 六朝僧侣诗研究

    竺佛念译 《》,大正藏第1卷,No 1。  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卷,No5。  东晋.法显译:《大般涅盘》,《大正藏》,第1卷,No7。  西晋.支法度译:《佛说善生子》,《大正藏》,第1卷,No 17。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大正藏》,第1卷,No26。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尊上》,《大正藏》,第1卷,No 77。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罗文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3954553.html
  • 关于正见的思考

    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又如《佛说稻芉经》中说:“佛世尊常说: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即是见无上道具足法身。”又如《杂阿》说:“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也说:“智者之所说,十二缘甚深,难见难识知,唯佛能善觉。”佛说缘起甚深,凡夫二乘不可见知不可思议,这在大小乘中都经常说,大家应该也是比较熟悉的。  《...

    吕新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0754714.html
  • 大乘是佛说论

    不能如初期圣典那样的,坦白的说是佛弟子说。必须解说为“佛所加持”的,“佛所印定”的,“佛所预记”的。这因为,在习俗的观念中,以佛法与佛(口亲)说为同一。这种情形,不但大乘的编集者如此,《》中,...深刻的开显了佛法。这本是《》以来的一贯倾向,可惜自称上座佛教的锡兰学者,不大了解他自己!他是倾向大乘的一流,流入岛国,而转化为狭隘的保守的佛教。他自身早就不大原始了!否则,如北方所传的说一切有部...

    印顺导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2454805.html
  • 鸠摩罗什思想研究

    ,母名耆婆(jivaa),兼取父母之名为罗什。七岁随母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万二千言”(注 1)。九岁随母至罽宾(在今克什米尔),师事盘头达多,从受《杂藏》(注2),《中》,《》凡四百万。“达多每称什神俊,逐声彻于王,王即请入,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什乘隙而推挫之,外道折伏,愧惋集言”(注 3 )。  至年十二, 其母携还龟兹,途经月支北山,进入沙勒(今新疆...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3254813.html
  • 当代台湾佛教的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

    慧远问、罗什答:《大乘大义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大正藏第二十三册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一册  后秦·佛陀耶舍:《虚空藏菩萨神咒经》,...的人间佛教思想,以原始《》中"诸佛皆在人间成佛"而确立"佛在人间"的佛陀观,依其思想方针"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故主张"以人为本","...

    廖淑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5955647.html